![]() |
搜索: |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夜分”、“仲春之月”,适逢每年阳历3月20或21日。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一个“分”字,道出了春分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一天时间里白天黑夜的平分,另一方面指春季的平分。同时,春分也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间。
由于春分平分了昼夜、寒暑,此时节万物生长渐趋茂盛,人体的功能活动也转而加强。人们在此节气养生保健应当顺应节气,做到情志有度、疏肝解郁,起居有常,适运动、调饮食、防疾病,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春分日情志有度,疏肝解郁
春分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绪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在保持心境开朗的时候,注意保持情绪的平衡,即情绪既要发泄,也要有节制。心中有怒火,当发泄出来,但不能一发而不可收拾;心中有喜悦,要由衷表达出来,但不能喧笑无度。
春分之时,春意正浓,肝气也旺,人体肝阳升发,肝火偏盛,阴阳平衡极易被打破,特别是情绪方面容易波动,常常表现在待人处事不耐烦,浮躁易怒。
正向的怒,起初就是立志(“志”为情志的“志”,意为精神愉快,胸怀开畅)。遵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里的起居原则,能使肝气条达,肝气条达则立志久远,而不是一时冲动。比如早起就是养阳的,早醒躺床上不是早起,必须起床,让脊柱(督脉)直立,这样有助于阳气的升发。还有,通过声音也能疏肝,比如流水的声音。春天的潺潺流水声,闻之令人肝气平和,心情舒畅,这是水生木的缘故。
春分日起居有常,春不减衣
春分属仲春,起居方面可比冬天睡得稍晚一点,起得稍早一点,晨起漫步缓行。
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外邪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春捂秋冻”,春分节气气温还未完全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
春分日适度运动,内外调和
踏春出游 不负春光
春分时节,大自然阴阳各半,运动也宜内外调和,适宜多到郊外、公园等地踏青游玩,既可锻炼身体,又使心情愉悦,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可以选择坐功、梳头、捶背等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坐功
▲谢青云先生行功图,转载自《家庭中医药》杂志
两臂在胸前水平伸出,两掌相对,转头向左后方看,同时吸气,两臂尽量向前伸出,使头与手臂形成前后争力(带动身体略前倾,使胸廓产生内向挤压的感觉),放松,呼气。转头向右侧,重复动作,左右各42次。结束后,恢复正坐,叩齿36次,呼吸吐纳、漱咽各9次。
此导引法主要调理胸背部经络受损或蕴结邪气所引起的病症,如牙齿痛,头肿,身体寒颤,头面肿热,耳聋耳鸣,耳后、肩背及上肢、肘部等疼痛,寒气客于肌肉引起的皮肤不适,以及痰气引起的呼吸不畅,皮肤瘙痒等。
梳头
“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即三月,每天早上梳头一两百下,具有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捶背
俗话说,春天捶背,活到百岁。适当捶打背部,疏通足太阳膀胱经,有利于排出冬天积聚在五脏六腑的寒湿、毒素、浊气。
春分日调饮食,防旧疾
古语云:“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春分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
春分时节,阴阳各半,日常饮食方面也应要遵循阴阳平衡原则,讲究“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根据中医理论,在春分时节,饮食调养方面要禁忌偏寒、偏热、偏升、偏降的饮食习惯,保持寒热均衡,也不适宜饮用过肥腻的汤品。
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春分食疗方
韭菜虾仁粥
原料:大米100克,虾仁50克,韭菜30克,鸡汤1000毫升。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虾仁去掉虾线、焯水、切碎,白米淘洗干净,以上三味放入锅内加鸡汤同煮成粥,适当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阳强筋,补肾健脾。适用于阳虚怕冷,腰腿酸软者。
三花茶
原料:月季花6朵、玫瑰花6朵、茉莉花12朵,沸水冲泡。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通脉,调理肝火引起的睡眠问题。
在春分时节,要悠闲地品味该茶。喝之前先欣赏水中的花形、花色,闻闻香气,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舒发肝气。
陈皮鲫鱼汤
材料:鲫鱼一尾(约25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10克,陈皮10克,胡椒3克,盐、绍酒适量。
做法:鲫鱼除去内脏及鳞鳃,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陈皮切丝,将生姜、陈皮丝、胡椒一并填入鲫鱼肚内,与猪瘦肉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煨煮1小时,调入盐、绍酒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理气、祛湿。
妇产科简介
郴州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是广东省中医院妇科联盟单位,国医大师司徒仪名医工作室之一。科室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其中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4名,研究生1名、住院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科室先后有十多名医护人员在上海仁济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湘雅附一、附二医院进修学习,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具有中西医特色的专业队伍。
科室开设有中医妇科、西医妇科、产科门诊。同时科室也开展脐灸、火龙罐、中药封包、铜砭刮痧、五行能量罐、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十余种中医特色技术,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治各种妇科疾病。如:先兆流产、妊娠呕吐、妇科炎症、不孕不育、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绝经前后诸症等,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治方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痛经、妊娠剧吐及亚健康人群的调理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病友的一致好评。
科室地址:郴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四楼、住院部四楼
咨询电话:0735-2287093
参考:大家中医、广东中医药
供稿:妇产科胡银蕾
编辑:张夙敏
一审:邹明英
二审:唐罡、唐晓涛
审核:何平
湘ICP备17004659号-1
Copyright © 2019 郴州市中医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RCK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