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专栏

首页 > 专栏 > 医院介绍

【药膳养生】寒风凛冽,试试这个驱寒第一方,温暖过冬!

2024-02-08

【药膳养生】寒风凛冽,试试这个驱寒第一方,温暖过冬!

 

终于下雪啦!

在小伙伴们的

殷殷期盼中

郴州终于加入了

下雪“群聊”!

图源:郴州发布

寒冷的天气里

如何御寒

可以在饮食上做做功课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令药膳推荐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张仲景记载于医学经典《金匮要略》中的温补名方,也是古代宫廷的冬日滋补药膳。本方由羊肉、生姜、当归组成,这里面当归温肝补血,生姜温阳散寒,羊肉温补肝阳,三药合用,补而不腻,温而不燥,有补益气血,温中散寒的功效,对于治疗产后腹痛及腹中寒疝,虚劳不足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虽为女性温阳补血要方,但后经历代医家应用,男子肾阳不足,小便清长,手足冰冷等,老年人精气亏损、气血生化不足,也均可用此汤调理。因此,凡经常感到有身体虚寒、阳虚怕冷、气血不足、手脚冰凉等症状的人群,都可以喝一点。其实这个汤最大的功力就是能让身体快速的温暖起来。 


01

食材组成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按书中原方换算成现代剂量为当归 45g,生姜 75g,羊肉240g,这样做出来药味会比较浓郁,不易被人接受,所以做这道汤时咱们可以在用量上进行调整。


01

当归

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血虚肠燥便秘等症。

 

02

生姜

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脾胃寒证;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等症。

03

羊肉

味甘,性热。归脾、胃、肾、心经。属于中医血肉有情之品,具有益气补虛、温中暖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虚劳羸瘦,腰膝痿软,产后虚冷,腹痛,寒证等。

02

制作方法

羊肉500克、生姜25克、当归10-15克、胡椒粉适量、盐适量。

1. 将羊肉洗净,剔去筋膜,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后,过清水洗净,切成小块;

2. 当归、生姜用清水洗净后顺切大片,可用纱布松松地包住捆扎好;

3. 取砂锅,加入适量清水,置于火上,下入羊肉、当归、生姜,先用武火煮开,打去浮沫,再用文火慢煨两小时左右,至羊肉熟烂;

4.加盐、胡椒粉等调味,即可饮汤食肉。

注意事项

1.当归不宜过量服用,一般以5-15克为宜,建议最好在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2.羊肉属于腥膻发物,有可能使皮肤病、过敏性哮喘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群不宜食用。

3. 阴虚火旺或阳热重的人不宜食用,主要表现为口苦、口干、性格急躁、面红舌红、大便干燥、脘腹胀满等。

4. 感冒、发烧、腹泻、咳嗽、咽痛、头痛、感染、口腔溃疡、便秘、高血压及其他急性病症或此类疾病初愈者不宜食用。

5. 对羊肉或其中某一种药材过敏者不用。

6. 孕妇慎用。

这道名方只有简单的三种食材:羊肉、当归和生姜。合而为汤,补而不腻,温而不燥,有滋补肾阳、培护脾胃、养血生血之效,兼具扶正、祛邪、味美,是补阳气、散寒气、温经络的药膳补虚驱寒第一方。


温馨提醒

因为汤中含有脂肪、游离氨基酸和嘌呤,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及痛风发作的风险。汤虽好喝,不要贪杯哦。

 

内四科(脑病科)简介

郴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成立于1998年,占地面积1147m2,为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一类)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结合学会第一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成员,湖湘中西医协同脑病学术联盟副主席单位,湖南卒中联盟成员,郴州神经内科专科联盟副主席单位成员,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

成立卒中中心、中医失眠诊疗中心,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专科以脑血管病(中风病)、头痛、眩晕、睡眠障碍(不寐病)、周围神经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痴呆、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和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为主攻方向。可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及介入桥接治疗、脑血管造影术、支架植入术、脑血管慢性闭塞再通术等高难度手术。

科室开放病床92张,医护人员29人(医师10人,护士19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副主管护师1人,主管护师10人。其中林邑中青年名中医2名,硕士研究生3人,专科护士6人,脑心健康管理师3人。科室主持及参与省局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1项,院内制剂3种,临方配制膏方1种,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著作1部。

科室全体医务人员本着“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科训,“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宗旨,中西并重,突出中医药特色,竭诚为广大民众的医疗健康、疾病预防、养生保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科室地址:门诊3楼,住院部6楼

咨询电话:0735-2287080

 

 

供稿:脑病科朱素莹

编辑:张夙敏

一审:彭小飞

二审:唐罡、唐晓涛  

终审: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