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搜索: |
小寒·特点
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一说;但对于南方部分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小寒为冬季阴寒很盛的时节,其养生要义应以潜阳、护阳、闭精敛气为主,起居调养上重在“养藏”。小寒如何养生?有哪些养生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情志调护
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经络穴位保养
小寒期间适宜艾灸:中脘、气海、太溪、三阴交。
中医认为,艾灸中脘穴,有助于肠动力增强,促进消化和吸收,提高脾胃功能;艾灸气海穴,可补中益气,涩精止带;艾灸太溪穴,可益肾助阳,强腰健膝;艾灸三阴交穴,可调肝补肾,健脾和胃。
中脘穴快速取穴法
上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上5横指处即是。
气海穴快速取穴法
平躺,腹部正中线上,脐下二横指处即是。
三阴交快速取穴法
足太阴脾经,内踝尖上四横指处即是。
太溪穴快速取穴法
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饮食养生
应以温阳、益气养血和益精为主,适度选用部分偏于温性的药物和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鹅肉、海参、生姜、胡椒、葱、蒜、萝卜及黄芪、当归、核桃肉、枸杞子、红枣、龙眼肉、莲子、山药、杜仲或鹿胶、阿胶等,以应“养藏”之道。
养生食谱山药羊肉汤
——有补脾益肾,温中暖下的功效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调料,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
山药枸杞蒸鸡
——具有补脾益肾的功效
材料:肉鸡1只(约1000克),北芪15克,党参20克,山药40克,枸杞30克,水发香菇、笋片各25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肉鸡宰杀,掏出内脏,洗净备用;将北芪、党参、山药、枸杞、香菇、笋片洗净,放入鸡内,将鸡的切口缝好,置干净的盘上,上蒸笼蒸大约1小时即成。
素炒三丝
——具有健脾化滞,润燥的功效
材料:干冬菇1.5两,青椒2个,胡萝卜1根,植物油、白糖、黄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冬菇水发洗净,挤干水分,切成细条,胡萝卜、青椒洗净切丝。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黄酒、糖、再煸炒,然后加鲜汤、盐,待汤烧开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盛入盘内即可。
生活起居
早睡晚起
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
注意保暖
小寒保暖是第一要务。衣着上不可过于单薄,注意御寒保暖,也不宜过多过厚。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病等高发时期,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做好防寒措施,尤其要注意口鼻保暖,防止寒邪由口鼻而入;其次做好肩颈部、腰背部、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头为诸阳之会,外出戴帽子以保护阳气。
常晒背部
阳光具有温煦的作用,能够温暖人体脏腑及四肢,去除人体寒气。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冬季常晒背部,可以壮阳气,增进健康。
此外,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督脉为“阳经之海”,统摄一身之阳,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冬季常晒背部,还可以起到补充阳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专家简介
张建松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经典与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中医心病分会常务理事,郴州市胸痛中心全市模式专家组副组长。
2007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先后在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16年,擅长运用中西医学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冠脉介入及先心病、肺高压疾病的诊治。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郴州市中医医院门诊3楼内科五诊室
内一(经典)科简介
内一(经典)科是湖南省内首家中医经典临床医疗科室,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科室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融汇各名中医经验救治各种急危重症、疑难杂症和慢性疾病。
科室与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全国第一家中医经典科)建立专科联盟。突破专科病种限制,回归经典中医原貌,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代谢疾病为主攻方向,兼顾其他专科疾病及疑难杂症,主要收治病种包括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失眠、慢性腹泻、便秘、颈腰腿痛、痛风、风湿免疫类疾病等。
科室理念:中医为主,西为中用,传承经典,守护健康。
特色医疗
科室主要运用经典中医理论、全国名医大师经验为指导,以中医手段为主导,积极开展中医传统特色外治法(常规针法、火针、头针、平衡针、穴位贴敷、中药膏方、中药封包、药熨火龙灸、脐灸、隔物灸、李氏虎符铜砭刮痧、药物罐、平衡罐、耳穴压豆、耳穴刮痧等);科室配有心电监护、无创呼吸机、除颤仪等现代医学救治设备。科室运用经方和中医特色外治法,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手段,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
内一科(经典科)门诊排班表
点击图片查看
科室地址:门诊四楼名医馆八诊室,门诊三楼内科五诊室,住院部7楼
咨询电话:0735-2287187
供稿:内一(经典)科符静瑜
编辑:张夙敏
一审:肖玲
二审:唐罡、唐晓涛
终审:何平
湘ICP备17004659号-1
Copyright © 2019 郴州市中医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RCK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