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感冒中医有妙招

2024-02-29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

日常中医理疗妙招有:

1.按摩:鼻塞流涕者按摩迎香穴,或加用热毛巾敷鼻;头痛者按摩印堂、百会、太阳等穴。

2.艾灸:迎香、曲池、大椎穴,适用于汗出不畅者。

3.刮痧:颈部、两侧夹脊、背部、胸肋处、肘窝、胭窝等处,适用于外感暑湿兼发热头身困重者。

4.耳穴贴压:取肾上腺、内分泌、肾、肺等穴,适用于体质虚弱者。

5.其他;高热者可温水擦浴、冰敷等,但风寒感冒高热无汗者不可用,以防毛窍闭塞而邪无出路。咳嗽痰多者可雾化吸人、背部叩击等。

健康教育指导:

1.生活起居:定时开窗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多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加强锻炼,可选用太极拳、八段锦、快走等运动方式,增强御邪能力。

 

2.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冷暖调摄,切忌贪凉,避免汗出当风。体质弱易感冒者,注意自身防护,可根据体质情况从夏天开始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面、洗澡。亦可经常搓脸、搓鼻,以加快面部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感冒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亦可服用板蓝根颗粒,以预防感冒。

3.饮食宜清淡、含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烟酒。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多喝热稀粥或生姜红糖茶,可用胡椒粉等辛味发散调味品散寒,忌生冷、油腻食品。

4.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出现耳鸣、耳痛、外耳道流脓等中耳炎症状,或在恢复期出现胸闷、眼睑浮肿、心悸、关节疼痛等,应及时就诊。